首页 资讯 > 内容页

携手并进二十年,他们在徐汇开启业务转型之路|高质量发展口述史

来源:新民晚报 发布日期: 2023-05-03 14:56:46

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。位于徐汇区虹梅街道的漕河泾新兴技术开发区(以下简称“漕开发”园区)有企业近4000家,员工约20万人。徐汇着眼区位优势和功能定位,聚焦企业需求创新服务模式,聚焦人才服务赋能企业发展,聚焦四大产业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,不断探索丰富“漕开发”园区党建内涵。徐汇融媒携手虹梅街道近期围绕“高质量发展”采访了“漕开发”园区部分优秀人物,讲述他们的亲历故事,为奋力开拓“建设新徐汇、再造新徐汇”的新征程坚定信心!

口述人:


【资料图】

SGS上海公司总经理

牟奇志

SGS通标是国际公认的测试、检验和认证机构。新世纪来临前夕,SGS通标来到虹梅街道,在这里开启了在检验测试领域的新探索,与虹梅街道一起迎来入世的历史机遇,用诚信和专业的第三方检验、测试和认证服务推动中国制造融入全球化市场,走出了特色鲜明的发展道路。

在虹梅开启业务转型之路

外贸出口的产品如何才能符合进口国的质量标准呢?这一直是中国企业需要面对的问题。SGS通标提供的就是提供专业第三方检验、测试和认证服务的企业,为中国的外贸出口企业提高出口效率。

我是1992年加入的SGS通标,那时,公司主要在为中国出口商签发CISS(全面进口监管计划)“安全标签”,并为出口的消费品提供装船前检验服务。作为检验工程师,我当时的大部分工作都会在企业的工厂或者码头进行。

随着全球市场的变化,进口国不断完善检验自己的产品标准,SGS通标的业务也随之发生变化。举例来说,刚开始我们对服装的要求只有款式、尺码、颜色等外观方面的标准,现在服装的成分、缩水率、色牢度等都已经纳入产品标准,而这些要求是无法通过肉眼检验,需要通过实验室进行物理和化学测试。

于是,SGS通标把眼光投放到了实验室检测领域。1997年,石化、农产、羊绒和纤维实验室在上海建立;1999年,上海纺织品实验室成为第一家获得国家认可委CNAS认可的外资实验室。也就是在这一时期,SGS通标在虹梅街道找到了业务转型的理想基地——虹梅街道宜山路889号。

从1998年搬过来到现在,我们的承租面积最初的3500平方米扩大到了现在的近四万平米,现已在全国建成了90个分支机构和200多间实验室,拥有15000多名训练有素的专业人员,业绩增长超十倍。

抓住入世的历史机遇

搬到虹梅街道不久,SGS通标就迎来了重大历史机遇——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。SGS通标的业务范围不断拓展,除检验、测试之外,认证也成为企业的主要业务。

新世纪的十年间,中国进出口贸易空前繁荣,“MADE IN CHINA”风靡全球。一份权威第三方机构的报告对中国企业来说就是进入国际市场的“通行证”。承载中国质量的光荣与梦想,SGS通标把服务能力全面覆盖到消费品、农产食品、矿产石化、生命科学、环境、汽车、能源和工业等领域。

随着科技进步和消费观念的改变,产品安全合规检测也需要不断改变和探索。SGS通标在备受关注的质量安全事件中,始终秉持多元化发展策略,涉足新兴领域,成为顶尖互联网电商巨头的首选供应商。

速度快、成本低、质量高是中国工程建设的优势,“基建狂魔”的名号也在全世界流传开来,但中国的工程走出国门之后,如何才能符合当地的标准呢?

作为全球化的跨国公司,在全球范围内,SGS通标能够帮助走出去的企业了解当地标准和法律法规,并帮助全球企业符合中国的法律法规和质量标准。其业务与国内市场的变化联系十分紧密。

二十年携手并进,敢为人先

企业的业务转型和聚集需要得到政府和街道的支持,街道帮助企业与职能部门沟通,指导资质申请和审核准备,确保了子公司转换的顺利进行。街道也成为了企业与政府之间的桥梁,为企业争取到更多的政策支持。

虹梅街道在其中帮助我们与职能部门作了很好的沟通,在资质申请和审核准备方面进行了指导,最终我们非常高效地完成了这个重大转变,基本做到了无缝切换。

街道对我们的情况比较熟悉,也成为我们与政府高层之间沟通的桥梁。相对来说,第三方检验、检测是新兴行业,相关部门和领导前来调研时,将我们划分为服务业,更明确一点叫做生产性服务业。有了这样一个定义,在产业政策方面,我们就得到了更多支持。近年来,国内也有许多检验、检测园区落地。

通标SGS与虹梅街道及政府相关部门保持密切合作,积极参与地区的改革创新。在自贸区的探索中,提出了告知承诺的改革,即可用企业信誉担保已经具备实验室资质,先行开展业务。

通标SGS还能为企业、园区提供低碳解决方案,助力其达成双碳目标。徐汇区正在构建绿色低碳等高端产业集群,SGS通标与街道、政府的合作还有长远的发展空间。

虹梅街道

关键词:

Copyright   2015-2022 时代供销网版权所有  备案号:   联系邮箱: 514 676 113@qq.com